我的帝国,我做主! 我的帝国,我自由! 我的帝国,……

    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信贷的暗示引发担忧

    | 2009-03-08
      华尔街日报3月7日报道中国央行进一步放松信贷的暗示引发担忧,其原文如下:中国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周五表示,或将进一步放宽银行信贷。这说明中国政府仍将宽松信贷政策视为刺激经济的重要工具。

      中国央行表示,将研究降低贷款利率下限的可能性。贷款利率下限用于界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可以低于基准利率的幅度。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不能低于中国央行制订的基准利率的九成。现在中国央行的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5.31%。降低贷款利率下限可让商业银行更加容易找到借款公司。此举意味着中国经济又朝市场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贷款利率一般不受限制。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利率的自由化可以带来长期利益。但是有人担心,信贷来源的过度放松可能引发高风险的贷款行为和潜在的资金滥用风险。

      中国央行公告表示,将在货币市场上加快建立基准利率体系,探索降低贷款利率下限的可能性,评估贴现率的形成机制,改善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间接承认了政策调整的风险,但强调了积极的一面。他在北京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只要能够在经济危机期间抑制信心的下滑,以后总有机会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Michael Pettis警告,信贷扩张存在风险;一些增量信贷资金将不可避免地流向产能已经过剩的企业。

      他表示,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可能有帮助,但是长期来看可能加重产能过剩的问题。

      中国政府去年11月宣布人民币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之后,银行在强大的政府压力之下放松了信贷控制。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了创纪录的人民币1.62万亿元,高于去年12月的人民币7,717亿元和11月的人民币4,769亿元。

      最近,贴现票据发行量激增,引发了有关资金最终流向的担忧。公司通常使用贴现票据这种流行的信贷工具满足短期资金需求。贴现票据在1月份新增贷款中的比例占到了近40%,远远高于去年平均13%的比例。

      贴现票据的期限通常是三至六个月。票据贴现发行的大幅增加难免使人怀疑此类短期融资工具是否会被滥用。

      中国股市今年年初的强劲表现令人感到意外,这种情况使人们不禁担心新增银行贷款的很大一部分被用于股票交易。

      在1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增加的同时,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在今年前27个交易日飙升了32%,从而成为当月全球表现最好的股指。

      经济学家普遍担心,有充足贷款在手的企业可能失去自制而进行过度投资。近几年来,随着国营和私营企业迅速扩大业务,过度投资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不进行严格的信贷监控,银行可能因坏帐增加而蒙受损失。

      但也有人认为,信贷增加可以十分有效地确保企业维持运营并继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国信证券(Guosen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林松立(音译:Lin Songli)表示,信贷规模的快速增加可能在短期内给日渐放缓的中国经济带来最强劲的推动力。林松立认为,中国扩大信贷规模的措施已经对经济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中国2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由1月份的45.3升至49.0,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呈现出发展态势。

      不过,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td.)的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对中国央行降低基准贷款利率能否在短期提振经济持怀疑态度。

      他认为,确保利率更具灵活性是中央政府的长期任务之一,即便央行目前放松限制,也不会立即起到进一步提振中国经济的作用。

      哈继铭称,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已经相当充裕,重点应该放在新增贷款的有效分配上,而不是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

    0 评论:

    发表评论

    您可以使用某些 HTML 标记,例如 <b>, <i>, <a>